学生登录 管理员登录 单位登录
双选会 / Jobfair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2023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

招聘地点 :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路三段1号 参与单位数 :49 参与职位数 :0
双选会举办日期 :2022年11月17日 报名截止日期 :2022年11月13日 每天起止时间 :
招聘会说明
尊敬的用人单位:

首先感谢各单位长期以来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毕业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西华大学拟举办“逐梦金秋,职向未来”宜宾校区2023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诚邀广大用人单位参加!

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双选会会务安排

(一)报名时间:2022年11月4日-11月13日

(二)活动时间:2022年11月17日

(三)双选会地点: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路三段1号西华大学宜宾校区

(四)会务服务

1.展位布置:学校将提供3*3米帐篷以及一桌三椅。

2.茶水服务:为参会单位代表提供矿泉水。

3.每家单位一个标准展位,原则上限两人参会。(本次会议不收取费用)

(五)其他

1.会议不安排接站,会议期间其他食宿费用自理。我校根据报名先后情况及往年招聘毕业生数量综合确定参会单位目录。

2.根据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以及四川省、宜宾市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有可能会调整双选会及招聘相关工作安排,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二、双选会报名流程

(一)报名方式:

1.双选会报名时间: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到2022年11月13日(星期日)23:00截止报名。

(1)登录西华大学就业信息网:http://jy.xhu.edu.cn,点击“单位登录”。(首次登录需注册,并完善单位信息,等待学校审核通过。如用人单位忘记密码,可联系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就业科。联系电话:028-87722647、 87720098,进行密码重置)。

(2)用人单位于“双线会”一栏查看双选会信息,或点击“可报名”查看,选择“西华大学宜宾校区2023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

(3)用人单位点击“报名”,参加双选会,按照系统提示填写参会人员信息。

(4)用人单位点击“添加参会人员”,按要求填写参会人员姓名、性别、部门等信息。

(5)用人单位点击“添加新的职位”,完善职位信息,填写“职位名称”、“所属行业”、“职位类型”、“岗位类型”、“面向专业”等信息,点击“提交信息”,等待审核通过。(用人单位提交信息即代表允许“西华大学就业”微信公众号推送招聘信息)。

四、进校疫情防控有关要求

1.进校人员应来自于宜宾市内或市外常态化防控区域,即所在区县没有疫情(各地疫情风险等级可在微信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查询)。

2.进校前需于“西华大学保卫”微信公众号预约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进校。(11月10日正式启动申请,原外来公干人员纸质报备表停止使用。)

3.进校时须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进校当日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并全程佩戴口罩。

4.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线上预约通过后,用人单位进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前,需在报到点完成登记并向学校提交以下资料:

(1)招聘公函(单位自行制作盖章);

(2)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单位盖章);

(3)参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单位盖章);

5.通过校园专场招聘预约审核的用人单位,进校校时凭天府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行程卡由保卫处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进校。

6.未尽事宜,以学校和属地疫情防控需要为准,感谢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四川省、宜宾市疫情防控政策有调整,按照最新的防控政策执行并相应调整进校人员审批要求。招聘单位报名成功后可以加入QQ群:528426650,方便及时联系。

7.以下几类校外人员暂不进校:

(1)活动前10天有港台地区和国外旅居史的人员;

(2)活动前7天有国内高、中、低风险区所在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3)无疫情发生县(市、区、旗)来(返)川人员未按照疫情防控提醒短信落实相关管理措施前;

(4)接到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风险提示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或健康码、行程码有异常者;

(5)被判定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被判定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6)已治愈出院,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

(7)活动前有不适症状或有健康状况异常的人员(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味觉、嗅觉功能障碍等疑似症状且未排除传染病感染者)。

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

2022年11月4日

面向行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军队